余典范:以开放创新推动临港新片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19-10-16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中的一大亮点,在于明确提出“建设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型产业体系”这既是上海一直努力的方向,也是国家战略所需,是上海继续当好新时代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使命所在,也体现了上海一以贯之的 “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的发展基因与战略优势。

浦东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浦东新区用不到30年的时间创造了一个万亿数量级的经济规模,临港新片区“再造一个浦东”的目标无疑将掀起浦东新一轮发展的浪潮,只不过这一次产业高质量发展将是经济发展的主线。
在当前的国际竞争环境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型产业体系”实际上蕴含了“创新”与“开放”两大内核并且需要将这二者统筹考虑,即践行在“开放创新”中推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重点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的制约,以此来构筑代表国家更好参与国际产业合作与竞争的重要平台。
在此背景下,浦东新区重点发展的“中国芯、创新药、蓝天梦、智能造、未来车、数据港”六大产业也将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在开放创新中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有远见的战略思维,不拘泥于现有资源禀赋的约束,顺势而为;需要通过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协同,释放产业的规模效应,提升产业能级;更需要夯实这些重点产业发展的基础与环境。

首先,需要顺应智能化工业革命发展趋势,充分认识并夯实产业“新要素基础”。
历次的工业革命规律表明,重大技术、产业的突破性发展不是单线条生产方式、单产品革命的变化,它是由能源革命、动力革命、材料革命、制造(生产)革命、交通革命、信息革命等螺旋式互动来实现的。
因此,为了在智能化新工业革命上占得先机,就必须在这些基础革命上率先取得突破。
在临港新片区的方案中,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天航空等重点产业、重点基础环节、关键技术等均是夯实新工业革命基础之举。
但我们需要深刻认识的是,这些基础革命以及衍生的产业,其核心关键要素发生了变化,其竞争优势的核心来源不再是传统要素成本竞争,而是新基础要素如芯片、大数据、互联网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基础性产业的竞争。这些产业也是传统以及先进制造业、服务业的基础,能显著提升这些产业的技术水平、市场规模和效率。
因此,决胜未来产业需要下好这些新基础要素、基础产业的先手棋。
上海要在此方面代表中国参与国际竞争,需要在关键环节上率先突破,其中的核心在于技术(硬技术如芯片、软技术如算法等)、根本在于人才、突破在于应用、关键在于生态。
硬技术的突破需要强化基础研究,通过科学前沿类技术平台的构建推动前瞻性技术领域的研究与突破,软技术的发展需要推动技术创业类企业的不断涌现。人才的集聚需要以制造事业为平台,推进“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企业家”的卓越人才计划建设,增强人才的根植性。
当然,在这些基础产业上要形成规模上的优势,重点在应用上的突破,特别是在上海一些优势产业领域需要实现从示范引领到全覆盖。生态构建的关键在于对标国际最高标准的规则,在产业开放、知识产权保护、新标准的制订、风险防控等方面对标甚至引领国际规则,增强在重点产业领域的话语权。

其次,重点产业的发展需要突出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协同与集群。
对于上述提到的重点产业及其背后基础要素,全球都在抢占先机和制高点,如美国的“国家制造创新网络”、德国的“工业4.0”、日本的“工业价值链”、英国“工业2050战略”等,均对此进行了前瞻性布局。
但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在这些领域的创新发展,我们面对的是一个越来越封闭的外部创新网络,这是与市场的全球化不太一样的趋势与潮流。一方面,跨国公司的核心研发与创新基本在企业内部循环,因此,我们不能奢望能够得到跨国公司核心技术的溢出。另外,我们在高技术领域还被诸多无形的网所笼罩,特别是由技术领先国家和地区所构造的技术交易限制。
但这是否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完全封闭起来做创新、做产业呢?显然不是,在分工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全球创新网络正在超越全球生产网络成为全球资源要素布局的新驱动。制造和创新活动日益社会化、定制化、大众化、网络化,协同创新不断深化。因此,通过开放型创新制度体系的建设,吸引创新资源的集聚、自由流动,形成创新的枢纽是临港新片区重要的使命。通过鼓励企业设立离岸研发中心来突破技术合作的壁垒等,均是需要加快推进的措施。创新资源的协同一定是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整合国内外优质的创新资源,在一些重点产业领域,国内的主要技术资源集中在一些大的国有企业、科研院所以及民企手中。在推进思路上,新片区要以平台化的思维来整合资源,通过搭建合作平台,吸引国内这些优质创新资源和国际领先创新主体的合作对接,从而有利于创新成果本地产业化和国际化,实现新片区创新枢纽的功能。
同时,重点产业的发展需要体现产业链集群化的思路,这不仅是产业发展趋势的体现,更是提升上海产业能级和影响力的务实之举。
随着全球生产能力的提升,更多的生产出现了本地化以及靠近市场的近岸化趋势,区域价值链显得越来越重要,研发和制造生产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因此,我们要想重点产业快速实现创新突破,供应链和产业链的相关环节必须能够快速响应,科学的研究在中后段的应用研究和产业化方面必须实现快速贯通。临港新片区之前的创新主要立足于制造业主导的创新,偏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后端,当然这也打下了比较坚实的供应链基础,使我们在前端基础研究突破有了承载,能够快速落地,在制造基础上的反向创新是临港新片区实现创新突破的重要路径,新片区较大的空间区域也为此提供了条件。
这样,我们才能做大做强产业链,拉长生产线和服务线,推动重点产业从“1到N”的裂变,推动企业更高质量参与到国际产业链分工中,稳步推进经济规模的扩张,实现新片区2035年经济规模超万亿元的目标。
而推动重点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对提升上海城市的能级和全球影响力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标卓越的全球城市,上海在此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也是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所强调的“没有一定的经济体量作支撑,城市的能级和竞争力就是空话。上海淡化GDP,绝不是不要GDP,而是要更高质量的GDP。”对于上海这样一个向卓越全球城市迈进的大都市来说,城市能级的提升一定要抓住新一轮以智能制造为基础的工业革命,在新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领域实现突破和引领,在此基础上以全产业链的思维做大做强产业的价值。

第三,产业开放创新的推进需要“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有效融合。
临港新片区方案在开放型产业体系建设中,对新型国际贸易业务、跨境金融服务、跨境服务贸易、产城融合发展等进行了强调,其内在的逻辑在于实现高端制造与服务业等的深度融合。强大的制造能力和高质量的服务活动是相互补充的关系。
从长期来看,失去对高端制造过程的控制,存在着失去对技术和市场控制的风险,也将失去未来所需要依赖的高附加值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同样,在新兴的重点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缺乏金融、贸易、高质量公共服务的支撑,也无法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因此,围绕重点产业链布局与此相对应的服务功能是产业融合发展、集群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直以来,有效供给不足和能级水平不高是上海服务驱动发展的主要挑战。这里面的关键问题在于服务业体制机制改革仍需深化,对一些新兴服务业的包容性管理模式还需进一步完善。除了进入门槛依然较高之外,新兴服务业由于交叉、跨界的现象比较突出,亟需加强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协同管理,建立服务业扩大开放协同推进机制,而这些都可以在新片区内大胆试验、稳步推进。
此外,高端人才是重点产业发展的根本在新兴技术、产业领域,领军人才、高素质人才的作用尤为重要,他们是产业形成和技术突破的核心推动者。
目前,上海大部分的高技术领域还严重依赖引进人才。因此,除了通过经济利益、事业平台吸引外,还应解决其在教育、医疗、休闲、宜居等方面的高品质需求,后者更具有长期、持久的吸引力。必须尽快推动高质量产城融合、吸引国内外高品质的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业的集聚是提升产业发展“人气”、实现制造与服务深度融合的基础。只有形成制造与服务的双轮驱动,临港新片区才能真正成为“未来之城”。
(来源:浦东时报作者:余典范,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常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