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典范、张亚军:China's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 the 'New Normal'

发布时间:2016-03-16

成果简介:该论文由研究院院长助理余典范、研究助理张亚军博士撰写,发表在SSCI(2区)期刊Third World Quarterly2015年第11期。论文通过大量的数据论证指出新形势下中国产业转型面临着传统比较优势的丧失、内需不振、价值链低端锁定以及体制机制障碍四大“拦路虎”。

一是传统比较优势的丧失与新竞争优势“断档”的风险。从短期来看,中国制造业成本上升趋势可能不会改变,即处于“生产成本上升时期”,从中长期来看,中国制造业必将进入“高生产成本时代”。而且,在全球产业竞争中,随着我国产业的升级,我国在向高端产业攀升的过程中,将与发达国家形成直接的竞争关系,而发达国家通过控制技术、品牌、渠道等始终把发展中国家置于其技术、市场控制之下。新竞争优势的培育往往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积累。与此同时,我国以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将会面临东南亚、非洲、南美等成本较低的国家的竞争,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相关的制度环境、政府的治理方式、企业的竞争方式等也需要随之调整,显然,我国在此方面的转变还没有完全适应产业发展的诉求。

二是供给与需求的错配严重制约了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空间。我国许多投资并没有很好地与国内的需求相适应,各地大多将资金投向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其结果是,低端产品供给过剩,需要通过出口释放,但当外需受阻时,产能过剩现象就比较突出。与此同时,我国许多高档的产品与消费品依赖进口,内部的供给结构与需求未实现很好的匹配。消费需求和供给不匹配,使得国内巨大的潜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其中,我国商业环境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方面,导致企业经营成本过高,开发内需市场的动力不足;而且,地方保护主义造成的地区市场分割也是我国建立统一市场、扩大内需的严重阻碍;中国各地区间的高额贸易成本,特别是物流成本,成为贸易壁垒的又一重要来源,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使得许多企业放弃了国内市场,转而选择开拓国际市场。

三是价值链的低端锁定增大了我国向高端环节攀升的难度。我国处于价值链低端的背后实际上是我国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的缩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速度”与“低产出、低效率、低效益、低科技含量”的四高四低发展特征显著。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主要方式是来料加工的加工贸易方式,严重依赖于国外的半成品以及技术供应,本土的投入较少,这就导致了我们只是从事组装等简单的生产活动,并没有完全“融入”全球价值链的“深度”分工。本土企业技术能力的不足是更为重要的原因,作为研发的主体,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不足1%,远低于发达国家2.5%-4%的水平;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中心的仅为27.6%,其中不少还是部门“指定”而挂牌的,特别是我国商业模式创新更是凤毛麟角。而且,许多技术成果还存在着转化率和产业化率偏低的现状,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产业价值链升级的步伐。

四是扭曲的体制机制抑制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活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之难,表面上是粗放发展路径的依赖,实际上是体制机制的惯性使然。特别是行政干预在扭曲微观主体的投资、退出甚至运营方面都渗透颇深,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亟需理清,原本通过市场调节产业发展的机制失效。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热衷于上项目,往往违背市场规律主导投资方向;行政干预造成的资源错配、要素价格的扭曲等进一步阻碍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譬如金融资源、廉价要素资源被错配置至无效或低效的部门,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而真正需要这些资源的大多数制造业中小企业却只能承受高利率与高要素价格,企业的盈利空间被严重压缩,缺乏转型升级的基础与动力。价格若受到干扰而扭曲,就会导致资源错配。如工业用地先拍卖、后返款,实际上是零地价;再如资源开采过程中的大量成本外化,使资源生产价格不完全。资源廉价使用,市场主体也就没有足够的动力去改变原有的发展模式。这些都要求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要发生转变,要由过去冲在一线招商引资、扩大投资,转向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制定标准、保护环境、支持创新等。

常用链接